7月15日,由中國化學四化建承建的上海璞烯晶新能源聚烯烴特種材料項目順利中交。作為突破國外“卡脖子”技術的關鍵國產化項目,建設團隊以“破壁攻堅,決勝目標”的核心理念,在新能源材料領域打造出具有競爭力的標桿工程,為打破技術壟斷、推動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攻堅克難 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
該項目自2024年6月啟動以來,項目部科學統籌施工節奏,于11月下旬全面吹響“攻堅”沖鋒號。面對僅8個月的緊張工期挑戰,項目團隊充分發揚“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鐵軍精神,高效組織施工,先后完成20余個功能單體的土建施工、500多臺套設備的精準安裝、全廠11000噸鋼結構施工及21萬吋管道安裝工程,且管道焊接一次合格率高達98.5%。一系列亮眼成果不僅彰顯超強執行力,更開創了同類型化工項目建設效率新高度,為行業積累了寶貴經驗。
創新驅動 打造智能建造“新標桿”
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成功攻克多項行業技術難題:應用BIM技術實現全廠管道與鋼結構的數字化預組裝,有效提高鋼結構模塊化安裝效率;采用先進的數字化焊接管理系統,為21萬吋管道焊接工程提供全過程質量和工期保障。這些創新技術的成功應用,不僅解決了項目建設中的關鍵難題,更樹立了化工建設領域智能建造的新標桿。
精益管理 織就高效施工“經緯網”
針對施工高峰期30個班組、1100余人同時作業的復雜局面,項目團隊創新打造“網格化作戰”管理體系,將施工現場劃分為15個標準化網格單元,每個網格配備專屬管理團隊,實現“分區負責、精準管控”。面對極端天氣等不可抗力,創新實施“晴雨雙預案”機制,科學組織錯峰施工,通過優化關鍵工序流程搶回關鍵工期。建設中堅持“日清日結”原則,項目后期每晚6:30準時召開作戰復盤會,解決多項施工難題,最終確保項目在計劃工期內交付。
下一步,中國化學四化建將持續發揮“技術+管理”雙輪驅動優勢,把本項目積累的經驗、施工技術和管理方法推廣至更多重點項目,進一步提升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新興領域的核心競爭力。項目團隊也將以此次中交為起點,全力配合璞烯晶公司做好后續聯動試車、投料試生產、性能考核等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保障服務,確保裝置安全、穩定、高效運行,在科技自立自強的征程上再立新功。
(通訊員 蘇晨 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