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安全生產“雷霆行動”向縱深推進,一場以“一封安全家書”為主題的安全文化活動,正在中國化學四化建各項目部溫情鋪展。活動將安全生產的剛性要求與家人牽掛的柔性囑托深度融合,以筆墨傳情、以親情助安,為企業安全管理注入人文溫度,讓安全意識在潛移默化中融入每一位建設者的日常行動。
一紙家書:訴盡牽掛,讓安全有了“情感重量”
“紙短情長,道不盡對父母的感恩;寥寥數語,藏不住對家人的惦念。”在東北公司海外項目,職工劉紅志正對著電腦逐字敲寫給父母的家書。“之前從沒正式寫過信,這次活動讓我有機會把平時說不出口的牽掛都落進文字里。”劉紅志的心聲,也是眾多一線職工的共同感受。
這樣的場景在各項目部隨處可見。據中南公司統計,活動開展以來,已有90余名職工完成“安全家書”撰寫與寄送。這些家書或字跡工整、或筆觸質樸,字里行間既有對家人生活的關切,更有“一定遵守安全規程、平安回家”的鄭重承諾。原本嚴格的安全要求,因親情牽掛有了“情感重量”,成為職工主動守安全的內生動力。
親情助安:走進現場,讓安全多了“監督力量”
華北公司廣西桐昆項目部將“安全家書”從“紙上”延伸到“現場”,創新開展“親情助安”活動,邀請職工家屬走進項目工地,實地感受親人的工作環境。從施工現場的防護欄、安全帽等安全設施,到生活區的住宿、飲食保障,家屬們通過“沉浸式體驗”,對“工程建設”的認知不再是“遙遠的忙碌”,而是“具體的責任與風險”。
“今天才知道工地環境這么復雜,他每天守著的不只是工程進度,更是一家人的安心。”一位家屬參觀后動情說道。這場“零距離”接觸,讓家屬們從安全管理的“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提醒人”——他們會在日常通話中多一句“注意安全”,會在視頻時叮囑“戴好安全帽”,親情成為鞏固項目安全防線的重要力量。
文化浸潤:以諾踐行,讓安全成了“行動自覺”
各單位還將“安全家書”與日常安全管理深度結合,讓親情牽掛轉化為嚴守安全的自覺行動。建筑工程公司把活動融入安全周例會,在科倫項目等工地,職工們當著同事的面朗讀給家人的家書,鄭重承諾“嚴守安全規程、做好自我防護”;真摯的誓言不僅感染了在場伙伴,更讓“安全第一”從口號變成了刻在心里的準則。
華南公司通過“安全家書”簽訂儀式,讓職工在家書末尾簽下名字,將對家人的思念轉化為履職盡責的擔當。“每一封簽了名的家書,都是對家人的承諾,更是對自己的約束。”職工們表示,如今看到“安全家書”,就會想起對家人的保證,操作時更會多一分謹慎、少一分僥幸。
長效深耕:溫情延續,讓安全有了“持久動力”
眼下,“一封安全家書”已不再是單次活動,正逐步轉化為長效安全文化機制。華北公司計劃持續探索“家庭化安全管理模式”,定期組織家屬與職工開展“安全心得交流”;中南公司將活動常態化,定期邀請職工分享家書故事、強化安全認知;建筑工程公司則著手整理優秀家書,匯編成《安全家書集》,作為新職工安全教育的鮮活教材。
在四化建的項目工地上,“安全家書”如春風化雨,把親情的溫暖織進安全生產的每一個環節。當嚴謹的安全規程遇上家人的深情囑托,當剛性的制度約束注入柔性的情感關懷,安全生產便不再是冷冰冰的條文,而是每一位建設者“為自己、為家人、為企業”的自覺行動。這份獨特的“家書安全文化”,不僅為當前“雷霆行動”注入強勁動力,更成為公司筑牢安全防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持久精神支撐。
(公司安全生產管理部供稿)